抚顺板换板式换热器生产设计制造厂家
结构与原理
基本结构:主要由框架和板片两大部分组成。框架包括前支柱、活动压紧板、上导杆、下导杆、固定压紧板、压紧螺柱与螺母等,用于支撑和固定板片。板片是核心部件,通常由不锈钢、钛材等金属制成,表面带有波纹,板与板之间通过密封垫片保持间距形成流道,板片四角的开孔在组装成板束后形成流体的分配管和汇集管。
·工作原理:基于间壁式传热,冷热流体分别在相邻板片两侧的流道内流动,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热流体在热侧板上释放热量,冷流体在冷侧板上吸收热量,热量主要通过对流和传导两种方式传递。板片上的波纹可增加流体的湍流程度,强化传热效果。
分类1
·按结构(外形)分类
·可拆卸板式换热器:也叫带密封垫片的板式换热器,便于拆卸清洗和维修,可根据需要更换板片或垫片,但密封性能相对较弱。
·焊接板式换热器:包括半焊接板式换热器、全焊接板式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钎焊板式换热器等。焊接板式换热器密封性能好,可承受较高的压力和温度,但维修难度较大。
·螺旋板式换热器:由两张平行的金属板卷制而成,形成两个螺旋形通道,冷热流体分别在两个通道内流动,具有传热效率高、不易结垢等特点。
·板卷式换热器:又叫蜂窝式换热器,由多层金属板卷制而成,结构紧凑,单位体积的换热面积大。
·按其他方式分类
·按单位空间的换热面积量分类:属于紧凑式换热器,与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占地面积相对较小。
·按工艺用途分类:可分为板式加热器、板式冷却器、板式冷凝器、板式预热器等,满足不同的工艺需求。
·按流程组合分类:有单程板式换热器和多程板式换热器,多程板式换热器可通过增加流体的流程次数,提高换热效率。
·按介质的流动方向分类:分为顺流(并流)板式换热器、逆流板式换热器、交叉流(横流)板式换热器,其中逆流方式通常能提供更高的换热效率。
·按流道的间隙大小分类:有常规间隙板式换热器和宽间隙板式换热器,宽间隙板式换热器适用于处理含有固体颗粒或高粘度的流体。
·按产品是否成套分类:分为单机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机组,板式换热器机组通常包括换热器本体、进出口阀门、压力表、温度计等配套设备,可直接安装使用。
·优点
·传热系数高:一般为 1300-4000kcal/m2?°C?h,最高可达 5000kcal/m2?°C?h,在同一压力损失下,传递的热量是管壳式换热器的 6-7 倍。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板片间距一般只有 2-8mm,每立方米可达二百五十平方米的换热面积,占地面积仅为管式换热器的 1/3。
·操作灵活性大: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板片的方法快速增大或减少传热面积,还可进行板片的重新排列,形成新的流程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工艺要求。
·应用范围广泛:可处理从水到高粘度的甚至非牛顿型的液体、从小直径固体颗粒到含纤维的悬浮液等多种流体,可用于加热、冷却、冷凝等诸多连续反应过程。
·金属耗材低:对于人字形波纹板,若不考虑框架重量,每平方米的换热所需消耗的金属为 7.7 公斤,最低的可到 7 公斤每平方米,而同参数的管壳式换热器消耗更高。
·热损耗小:由于只有板片周边与垫圈暴露于空气中,热损失系数一般只有 0.1%,通常不需要采用保温层。
·安装、检查、拆洗方便:不需要地脚螺钉安装,容易进行拆卸安装、板片检查、清洗等工作。
·缺点
·密封周边长,增加渗漏可能性:板片的整个周边及角孔周围都需要设置垫圈,设备的垫圈长度较长,在频繁拆卸清洗以及介质的热和腐蚀影响下,垫圈容易受损,加大了渗漏的概率。
·垫圈耐温性不高:大多用于生产的垫圈其耐温性不超过 150°C,无法满足化工、石油等很多工艺要求。
·承重能力低:平板是几何结构中受力最差最不能抵抗变形的构件,尽管现代板片采用了波纹结构设计,最大承受压力也只有 25kg/cm2,不能满足一些高压工艺的要求。
·不易于处理结垢和堵塞物料:当液体中含有较大颗粒,尤其是颗粒直径接近于板间距时,或者其所处理介质非常容易结垢时,板片比管式换热器更容易结垢和堵塞。
·处理量小:板间间隙小,通道横断面小,且换热器一般采取低速操作,导致单位时间内处理量不大,尽管可通过改变流程组合提高处理量,但仍赶不上其他一些换热器。
应用领域
·暖通空调领域:用于区域供热系统、热电联产系统、地热水供暖系统、即热式生活热水系统、游泳池恒温保持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供冷空调系统等2。
·化工领域:可用于各种化工工艺中的加热、冷却、冷凝、蒸发等过程,如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制药、化肥等行业5。
·食品饮料领域:用于牛奶、果汁、啤酒等食品饮料的杀菌、冷却、加热等工艺,保证产品质量和卫生要求。
·电力领域:用于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凝结水的加热回收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