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号 |
直径 |
长度 |
纯度 |
晶型 |
Brofos-SiC-X100 |
15±5nm |
0.1-0.5um |
>99.9 |
贝塔 |
Brofos-SiC-X500 |
25±5nm |
0.5-1um |
>99.9 |
贝塔 |
Brofos-SiC-XW10 |
0.1-0.6um |
10-50um |
>99.9 |
贝塔 |
Brofos-SiC-XW50 |
5-10um |
50-100um |
>99.9 |
贝塔 |
备注:如用户需求其他粒度规格的产品,公司提供定制化生产,价格合理欢迎咨询。 |
1.碳化硅晶须的基本特征
博华斯生产的碳化硅晶须为立方相的β-SiC,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晶须含量高(>99.9%),直径均匀性好,长径比高。
2)采用独特工艺进行预处理,使晶须易于分散,能充分发挥增强增韧的效果。
3)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耐腐蚀性以及抗氧化性,可用于高性能切削工具、保护涂层、以及陶瓷和金属基复合材料等领域。
2.碳化硅晶须的主要用途:
1)碳化硅晶须增韧金属基复合材料。
碳化硅晶须可用于增韧铝合金、钛合金等,几乎所有的商用铝合金,都可通过压铸法或粉末冶金法与碳化硅晶须成功复合。
2)碳化硅晶须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
碳化硅晶须可用于增韧氧化铝、氧化锆、碳化硅、碳化硼、氮化硅、硼化锆、碳化铪等陶瓷基复合材料。
3)碳化硅晶须增韧高分子复合材料。
碳化硅晶须可用于塑料、树脂、橡胶等聚合物的增强。
4)碳化硅晶须增韧涂层材料。
碳化硅晶须可用于抗氧化涂层、耐磨涂层,可显著提高涂层的韧性,抑制涂层开裂,同时具有出色的抗氧化效果。
3.碳化硅晶须的使用指南
1) 碳化硅晶须在使用前应尽可能进行预分散,以水、乙醇等为介质采用机械、超声分散后,再与基体材料混合。
2) 碳化硅晶须在符合材料中的加入量并不是越高越好,通常存在一个最优值。普通陶瓷的加入量一般在1-10%,基体材料的真密度越大,碳化硅晶须的加入量将下降;有机类复合材料的加入量在0.5-3%。
3) 碳化硅晶须与陶瓷类材料混合时,推荐采用机械搅拌或浆料湿法球磨,可降低碳化硅晶须在高强度混合条件下折断的几率。
4) 低粘度的碳化硅晶须复合材料浆料,建议采用旋转蒸发干燥,或尽可能形成大面积薄层浆料进行干燥,以避免碳化硅晶须与基体材料晶粒在干燥过程中发生分层。
5) 高温烧结或高温混合过程中,应导入惰性气氛或抽真空,避免碳化硅晶须在高温条件下与氧气、氮气反应,导致结构破坏和性能下降。
6) 碳化硅晶须与树脂类材料混合前应使用偶联剂进行表面改性,增强碳化硅晶须与树脂基体的结合强度,偶联剂的选用应根据树脂类型和产品要求。
7) 通过挤压成型、注射成型、电泳等方式,根据产品性能要求,可实现碳化硅晶须在基体材料中的定向排布,通常情况下碳化硅晶须的排列方向是随机的。
8) 尽管已进行过酸洗纯化,但仍建议客户在用于半导体、催化等研究时,再次进行酸洗去除吸附物,提高活性达到最佳研究效果。
包装储存
本品默认惰气防静电袋装桶装或真空袋装,实验量可选惰气瓶装,需要惰气瓶装的客户请联系我们。收货后应密封保存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不宜长久暴露于空气中,防受潮发生团聚,影响分散性能和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