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岩东起大王峰,南起天游峰,西起三仰峰,北起大红袍景区(九龍窠)。旁有磊石岩,像五匹奔驰的骏马,又叫“五马奔槽”。北有三花峰,似三朵盛开的巨花。北可至天心寺,南可达天游峰,东则可穿马子坑至游览干线或可至武夷宫、兰汤。附近还有马鞍岩、铁郎寨、悟源涧等景致和磊石庵、凝云观等建筑。
从大坑口进去,开上通往天心永乐禅寺的那条路,上到一半,有个停车坪。左边的山头便是马头岩的地界。从停车坪左边的山坡拾级而上,沿途是武夷山特有的盆栽式茶园。茶园用石块垒起来,规规整整,线条端方,石块上长满了青苔,可见岁月悠久。此地的肉桂,茶树年龄较轻,叶片嫩而滑,薄而软。整片山坡朝西,日照时间比坑里要长,香气应该更锐利些。
山坡上的石阶是沿山势凿出来的,一梯一阶,皆是先民的劳力与汗水。走在这种石阶上,分外的放轻脚步。生怕踏坏了这岁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
山坡走到顶,又是一大片成规模的肉桂茶园,这片茶园海拔要比前面山坡上朝西的茶园要高上许多,而山顶无遮无拦,日照更强。
这里的肉桂茶树当中接受日照的时间更长,基本上整天都能晒到太阳,武夷山雨水丰沛,雾气也充足,让它们从根到叶都吸饱了水分。
山顶的茶树,树龄非常老,比牛栏坑的肉桂茶树老了许多,树根部长满了青苔,树根又粗又壮,有小陈的两个拳头那么大,粗壮的树根发出许多细枝.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水土,这样的高龄老树,生产出来的肉桂茶叶,香气清锐,口感霸道,侵夺你的味蕾只是几秒钟的事。
走过山顶,眼前豁然开朗。
大片的坑地出现在眼前。站在山顶上,右对面的山坡上,矗立着一座白色的房子。就是大家百度“马头岩”就能搜索出来的图上的那座白房。
马头岩的地势相对来说比较平阔,好像把一座山的山头给铲平一般,然后种植上各种岩茶,马头岩山场的品种,可是十分丰富的,水仙肉桂是常有品种,还有一些小品种茶也出自其中。马头岩山场的特点,在于日照时间长,茶友们可别小看这日照时间,对肉桂的整体品质影响深远。
道观门前的告示牌规定,和尚不能进,教士不能进。进屋必称道长师傅。在这所道观的下方,长着丛丛老枞水仙,树龄有三十到四十年了,叶片绿油油,厚而硬,油亮光泽。根底青苔成片,树干遒劲,高大挺拔。不知道是谁家的老枞水仙,采下来做成茶了吗?滋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