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迅速增加,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絮凝技术作为一种广泛使用且成本低廉的处理技术受到广泛的重视,它能够极大地提高水处理效率,其中关键的一个问题是絮凝剂的选择。我们对无机盐类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生物絮凝剂的使用情况以及效果进行描述,探讨近年来较为常用絮凝剂的应用机理以及研究进展。
为研究不同高分子絮凝剂、凝聚剂对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性能的影响,以补连塔选煤厂煤泥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药剂选型、药剂配比及药剂用量等对补连塔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性能的影响。使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时煤泥水沉降效果较好,煤泥沉降速度为116.13 mm/s,澄清层浊度低,煤泥易脱水;发生矸石泥化,投加禹水沣聚丙烯酰胺处理煤泥水时,可节约药剂费用。
聚丙烯酰胺销售量我国已是全球大的PAM生产国,销售量占全球销售量的40%。从2006年开始销售量就是美国销售量的2倍,是日本的4倍多,占世界销售量的1/3强。为2006年全球PAM 2006年销售量及中国PAM2008年销售量和销售额与全球的比较。我国PAM的销售额在全球所占比例远比销售量的小,说明我国PAM平均价格要比国外低,吨价平均低1万元左右。主要原因是我国品种结构和发达国家不同,阳离子PAM所占比例较低,同时也由于我国处于新型发展国家,需要用低利润来获取市
为解决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污水排放造成周边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工程建立了一套污水净化回收处理系统,该系统由初沉池、集水池、化学反应池、沉淀池、清水池组成,在化学反应池采用聚合氯化铝混凝剂和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对施工污水进行快速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比于传统三级沉淀池对施工污水的自然处理,该污水净化回收处理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建造成本低、操作简便、处理效率高、节约水资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好的特点,适宜在轨道交通行业推广使用。
某小型轧钢厂酸洗废水,含有较高的氟离子、铬和镍,采用石灰-氯化钙-混凝剂沉淀法进行处理,存在药剂使用和污泥产生量大、处理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实验对处理工艺剂的投加量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废水中石灰投加量为30g/L,pH控制在8-9,通过搅拌和过滤,过滤水样再投加氯化钙26g/L和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进行处理后,水样中氟离子、总铬、镍离子的浓度分别降到9.70、0.143和0.180(mg/L),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要求.
国内聚丙烯酰胺的年产能和产量已分别增加到50万吨/年和32万吨/年。2006年,国内聚丙烯酰胺的表观消费量约为31.87万吨,其中,石油开采领域对PAM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8.5%,水处理领域约占11%,造纸领域约占7.8%,纺织等其他领域约占2.7%。聚丙烯酰胺PAM在水处理中可用作絮凝剂,对自来水中的悬浮颗粒凝聚、澄清;在污水处理中用作污泥脱水;在工业水处理中用作重要的配方药剂。目前许多大中城市在供水紧张或水质较差时,都辅助采用PAM作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PAM已成为絮凝剂的主要品种,2006年,我国水处理领域消费聚丙烯酰胺约3.5万吨。聚丙烯酰胺PAM在造纸工业中主要用作驻留剂。我国是纸张生产和消费大国,2006年,造纸行业对聚丙烯酰胺的消费量约为2.5万吨,预计2010年该领域对聚丙烯酰胺PAM的需求量将达到约4万吨。
近两年来,发达国家PAM类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的生产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占生产总量的60%左右,且每年仍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国内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大多是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只占10%左右,且大多数质量较差,这已成为制约我国水处理和造纸行业发展的瓶颈。每年国内的造纸厂都需要从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进口大量的PAM。随着纸和纸板产量的不断增加,PAM的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2006年我国PAM进口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5%,2006年进口量达2.62万吨。近期展望,我国应用聚丙烯酰胺PAM类有机产品作水处理剂,将会随水质性缺水的范围扩大、国民对饮用水要求的提高而逐步扩大。目前,全球PAM的水处理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比重达到37%,而中国仅为11%左右,发展潜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