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球过滤器( 改性) 设计参数宜符合下列要求:a) 滤速:15m /h~20m /h;b) 反冲洗周期:12h~24h;c) 反冲洗时间:15m i n~20m i nd) 反冲洗强度:5L/( s· rna) ~25L/( s· m 2) 。注:有搅拌装置的反冲洗强度取低值,无搅拌装置的反冲洗强度取高值。4.1.4过滤器出口水质:过滤器出口水质宜符合表2规定。表2出口水质含油量悬浮固体含量悬浮物颗粒直径中值m g/Lm g/Lum≤8 0≤3 0≤2 0≤15 0≤5 0≤3( )≤30≤10 0≤4 0注:清水含油量为零。4。2产品分类及代号4.2.1按过滤介质分类:清水过滤器代号为Q ;污水过滤器代号为w 。2 4.2.2按操作方式分类:自动过滤器代号为A;手动过滤器代号为B。4.2.3按过滤级数分类:分为单级、2级与多级过滤器 。4.3型号表示方法SY/T0523--2008为( 0) 时省略过滤级数,为单级( 1) 时省略设计压力额定处理量操作方式,为手动( B) 时省略过滤介质,为清水( Q ) 时省略过滤器代号示例:额定处理量为150m 3,h,设计压力为0.6M Pa,过滤介质为污水,自动操作,2级过滤,第二次设计的过滤器,表示为:G LW Al 50/0 6—2—1。5要求5.1基本要求5.1.1罐体设计文件应符合GB150的规定,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应对设计文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5.1.2罐体制造单位应具有相应的制造资格,制造单位应按照设计图样的要求进行制造,如需要对原设计进行修改,应取得原设计单位认可。
过滤器的制造应符合G B 150的规定。过滤器内部应有防止反冲洗过程中滤料漏失的装置。污水过滤器宜设排油口、排气及放空口。过滤器制造所用材料应符合GB/T 700,G B/T 709,G B713以及J B 4726的规定,其他没有规定的材料,宜符合G B 150及有关标准的要求。容器承压元件制造用钢及焊接材料应符合G B 150中材料部分的规定。其他零部件制造所用的材料应符合图样要求。材料代用时应经规定程序批准。5.3焊接5.3.1焊前准备及施焊环境。焊条、焊剂及其他焊接材料的储存库应保持干燥,相对湿度不得大于60%。5.3.1.2当施焊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且无有效防护措施时,禁止施焊。a) 气体保护焊时风速大于2m /s;其他焊时风速大于10m /s;b) 大气相对湿度大于9( ) %;c) 雨天或雪天环境。5.3.1.3当焊件温度低于O 。C时,应在始焊处100m m 范围内预热到15。C以上。5.3.2焊接工艺。5.3.2.1罐体施焊前的焊接工艺评定应按J B 4708进行;焊接规程应符合J B/T 4709的规定。3 SY/T 0523--20085.3.2.2焊接接头型式应按6B/T 985 1和G B/T9852规定执行;角焊缝的焊脚高度应不小于两相邻焊接件中较薄厚度,且需连续焊;法兰与接管的焊接按相应标准的规定执行。5.3.2.3被补强圄、支座、垫板、内件等覆盖的焊缝应磨平,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波探伤检测,合格级别:射线II级,超声波I级。设备的环向、纵向焊接接头及所有拼接焊接接头都应进行20%( 应不小于25{) m m ) 的无损检测,检测应采用射线或超声波。合格级别:射线II级,超声波I级。5.3.2.5无损检测中,如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该缺陷的两端延伸部位增加检测长度,增加的长度为焊缝跃度的10%,且不小于250m m ;如仍有不允许的缺陷,应对焊缝做1fJf) %探伤检测,对缺陷部位允许返修,但同一一部位不得超过两次,返修后需重新探伤检测。5.3.2.6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规程、施焊记录及焊工的识别标记,其保存期应不少于7年。5.3.2.7所有焊接接头宜采用等强度焊接接头,对不能采用双面焊的,应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