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犊牛饲养管理的要点主要有:1、新生犊牛尽块吃初乳,母牛产后7天内所产的奶叫初乳。初乳具有很多营养物质,是新生犊牛不可缺少的营养品。新生犊牛应在1小时内哺喂初乳,在开始饲喂健康犊牛时,初乳的喂量在2千克左右。不能喂给过多的初乳,以防消化不好。2、犊牛经过5至7天的初乳期之后,开始哺喂常乳,做到定量、定温、定时饲喂。这一时期犊牛体尺体重增长及胃肠道发育较快的时期,是培育高产奶牛的关键时期。3、提早开料,补饲精料,在犊牛5天后补饲精料和饲喂良好干草,使犊牛自由采食,促进瘤网的胃发育。4、保持牛舍干燥通风完善,加强消毒工作。
有研究表明奶牛实际的躺卧时间与卧床率没有直线相关的关系,卧床率与躺卧次数更相关。大多数的或牧场管理者到牧场仅仅走马观花或短暂停留,看到的卧床率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奶牛的躺卧时间,而且每个牧场观察躺卧率的时间点并不一致,有的牧场在挤奶后几小时观察,有的牧场在挤奶前几个小时观察,也有的牧场在深夜奶牛躺卧率的时候观察,标准不一导致在评估的过程中有失偏颇,也不能反映整群一天的躺卧情况。一定要有相关的工具实际评估奶牛的躺卧时间。现代化的仪器可以准确的根据角度记录奶牛的躺卧时间和次数,每分钟记录一次,可以连续记录15天。躺卧时间每增加1小时,产量增加1.7kg。我们不但要追求整群平均躺卧时间,也要追求牛群躺卧的均匀度,这代表了牛群的社会和竞争激烈程度。如果牛群大部分牛躺卧时间都低说明卧床不舒适,如果牛群躺卧时间不均匀,高的和低的差别非常大,那说明牛群的竞争和社会比较明显,这种情况下往往是牛群密度过大或可利用的卧床不能满足奶牛需要。

动物福利有三个层次,个层次为动物的高产、健康,第二个层次为动物的感觉,第三个层次为动物的自然属性。但这三个层次并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有许多的交集。奶牛不但要躺卧舒适,而且还要站立的时候感觉舒适,即奶牛站立的时候感觉不到疼痛。发表在美国奶业科学的文章表明中国大型牧场的奶牛跛行率高达31%,如果加上中小型牧场这一数字将会更大。通常我们使用行走评分来判断奶牛的肢蹄健康情况,评分为1~5分,1~2分为健康奶牛,3分为轻微跛行奶牛,4~5分为严重跛行的奶牛。与健康牛相比,3分的奶牛可起采食量下降3%,产量降低5%。牛也是有社会地位的,跛行的奶牛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她们往往抢占不到优势卧床,在采食的时候也很容易被其他牛顶开。另外跛行还会影响奶牛的发情、配种和淘汰率等。引起跛行的原因主要有站立时间过长、卧床不舒适导致的关节损伤或站姿异常、不注重修蹄和环境卫生、不注重蹄浴、地面太滑、铜、锌、锰等微量元素缺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