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76年7月3日,中国铁路——“淞沪铁路”(窄轨)建成通车,那台英制名曰“先导号”的蒸汽机车(机车总重量1420kg)时速为24—32公里,为我国外国蒸汽机车。 1881年11月8日,建成了中国自办铁路——“唐胥铁路”(唐山至胥各庄)。在“唐胥铁路”修筑路基的同时,中国工人凭时任总工程师的英人金达(C.W.Kinder)的几份图纸,利用矿场起重机锅炉和竖井架的槽铁等旧材料,试制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机车。(只有三对动轮,无导轮和从轮),被金达、薄内(Burnet)等英国命名为“中国火箭号”和“龙号”,为我国自制的蒸汽机车(曾存于北京府右街交通陈列馆内,并可生火行驶,以供众览,“七七事变”后失踪,至今查无下落)。
蒸汽机车按工质利用分
①单胀式机车,蒸汽在汽缸中膨胀工作一次即排入大气,机车构造简单,采用较广。
②复胀式机车,蒸汽在一个或一对汽缸(高压汽缸)中膨胀工作后进入另一个或另一对汽缸(低压汽缸)再膨胀工作一次才排入大气。这种机车热效率虽高一些,但构造较复杂,采用较少。
③凝汽式机车,乏气进入装于煤水车后部的冷凝器凝结成水,再泵入锅炉重复使用,损失的水由煤水车的水补充。机车构造很复杂,多在缺水地区使用。④饱和蒸汽机车和过热蒸汽机车,自从创造出机车用的过热器提高了蒸汽温度以后,汽机效率提高很多,饱和蒸汽机车即被改造成过热蒸汽机车。
如果说以前针对废旧火车厢的利用更多的是对铁皮的利用的话,现在的火车厢利用显然要有创意的多,利用的也更充分一些。
现在的废品市场对于废旧火车厢的回收利用工作还是很关心的,那些有创意的车厢应用方式也是在回收企业的积极支持下才出现的。回收企业对于火车厢创意改造的方式还有成功的案例也都进行了积极的宣传。让更多人看到火车主题项目的实用性和市场价值,激发市场对废旧火车厢的需求,这样一来买家增多,淘汰的机车也就能得到更快的回收处理。
现在废品公司进行废旧火车厢回收的人员很多,参与这方面回收应用相关业务管理的企业也很多,大家在作这方面工作的时候都很积极和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