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纱锭子的由来与发展
纺纱锭子是由纺专演变而来的,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用纺专纺纱,人工转动纺专,纱线旋转而被加拈并卷绕在专杆上。
西汉时期以铁杆制纺专,杆径上细下粗。后来,手工纺车所用的纺纱锭子就成为现代纺纱锭子的雏形,它是两点支承的细长杆。
19世纪初期,环锭纺纱机纺纱锭子问世,其上下轴承都用滑动轴承,是不封闭的。由于不能储油、防尘,需要每天加油,而且容易沾污机件和纱线。
后来改进为上轴承和锭底封闭在壳体内,这时锭速仅为6000转/分左右。
随着提高锭速和增加卷装容量的需要,纺纱锭子结构也在不断改进。
20世纪初期,德国开始制造滚柱轴承纺纱锭子:上轴承采用滚柱轴承承受径向负荷,下轴承称为锭底,承托纺纱锭子的重量,两者刚性连接,称刚性纺纱锭子,锭速为8000~12000转/分。
到了50年代又发展成锭底为弹性支承的纺纱锭子,称弹性纺纱锭子。以后,纺纱锭子的改进侧重在研究纺纱锭子的支承结构,以提高速度。
到70年代棉纺锭速已达到18000转/分以上。高速后产生噪声,功率消耗增多和机件加剧磨损等问题,遂成了研究的课题。
纺纱锭子的保养
1、使用周期取决于锭速高低
一般的细纱锭子使用3年左右的时间就要被淘汰。国内生产质量较好的产品大概可以使用5年的时间,当然这跟锭速有直接关系。
细纱机的锭子需要长时间连续运行,所以首先要做好锭胆内的润滑工作。一方面要注意锭子油的油品,一般要求用大型石化企业的原装成品油。另外就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按照周期及时更换锭子油和补油。
锭子的磨损一般在下轴承部位比较严重,还有就是锭胆内的清洁问题。关于锭子的维修,我认为如果是轴承磨损,一般情况下就要更新,锭杆校直工作可以根据细纱机维修计划同步进行。
目前,锭子的发展方向是高速、降低锭间速度差异、超低振幅等方面。毕竟在国内细纱机的锭速达到2万转/分钟以上已经不是十分希奇了。据了解,印度细纱锭速在2万转/分钟以上的纺纱企业占了很大比例。
因为新锭子的锭速差异明显要小于旧锭子,新锭子与旧锭子性能的对比在捻度指标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纱管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一些棉纺企业忽略了纱管和锭子的配套,在定制纱管时没有向供方提供相应的标准锭子和图纸,结果造成锭子与纱管不匹配,上机后直接影响了锭、管同轴度。
纱管在纺纱工艺中的作用,决定了纱管材质应具有耐热性好、抗弯曲变形、耐冲击、耐磨等特性。塑料纱管长期在高速条件下运转造成磨损,或操作过程中撞击出现残损,或纱管使用超过两年后出现弯曲变形,这些因素必然影响纱管的使用功能。
1.对锭子的影响
纱管质量对锭子的使用十分重要。好的纱管可使锭子运转平稳,延长锭子使用寿命,保证纱线质量;使用劣质或变形损坏的纱管,不但会加大锭子在高速运转时的不平衡量,增大锭子轴承的负载而加剧锭子非正常磨损,导致锭子麻手、摇头,纱线的断头增加和产生毛羽纱,限制纺纱速度的提高,还会增加锭子能耗并产生噪声,形成循环增加机台断头率,直接影响产量并提高了挡车工的劳动强度。
2.纱管跳管产生毛羽纱、弱捻纱
纱管本身材质不匀,纱管与锭子配合不好或握持力不足,纱管底孔与锭盘锥度的间隙大,锭子上有回丝,插管不到位,纱管质量轻或变形等,都是影响纱管在小纱阶段产生起浮跳管的因素,造成纱线在小纱阶段断头率高、操作困难,易产生纺纱张力不匀及毛羽纱和弱捻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