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曝气膜 -生物反应器早见于 Cote.P 等 1988年报道,采用透气性致密膜(如硅橡胶膜)或微孔膜(如疏水性聚合膜),以板式或中空纤维式组件,在保持气体分压低于泡点( Bubble Point)情况下,可实现向生物反应器的无泡曝气。该工艺的特点是提高了接触时间和传氧效率,有利于曝气工艺的控制,不受传统曝气中气泡大小和停留时间的因素的影响。
MBR系列浸入式膜组件特点
MBR系列浸入式膜组件特点
MR系列浸入式中空纤维膜片(帘式膜)是专门为膜生物反应器(MBR)配套而研制开发的膜组件,采用中空纤维外压式分离膜纤维制成,有如下特点:
a. 膜材质料机械性能好,抗污染能力强,易清洗,特别适合于污水处理。
b. 化学性能稳定,耐酸碱,耐细菌腐蚀,使用寿命长。
c. 可利用生化池的曝气过程对膜纤维表面进行清洗,保持稳定的产水量。
d. 比表面积、单位体积装填密度大,膜片的透水量大。
e. 膜表面微孔均匀,截留效果比圆孔型膜高

?膜通量的维持与膜片的清洗
膜通量的维持与膜片的清洗
MBR的曝气系统建设使用微孔曝气器,通过曝气产生的气泡及水流,使膜丝充分抖动,实现对膜进行自清洗。采用间歇的运行方式,自吸泵抽吸11~13分钟,停止2~3分钟,可有效防止膜孔堵塞,保证膜分离长期、稳定的运行。初次使用时,生化池微生物培养达到活性好,粘性较小时,膜片才开始投入运行。系统运行时,采用恒定流量办法,抽吸负压可通过电接点式压力表读取,膜片操作负压-0.01 ~ -0.04Mpa。当条件许可时,出水可采用虹吸方式,但生化池液位与出水水池液位差应在3.0-4.0米以上,则膜片更不易污染,出水更稳定,使用周期更长。当操作负压超过-0.05MPa时,需对膜片及时进行清洗。清洗方法是将膜片从膜架上取下,用清水对膜片表面进行冲洗,除去膜片表面附着的活性污泥,再用0.5%NaClO溶液浸泡1小时,去除附着在膜表面的细菌,然后用5%的NaOH溶液将膜片浸泡2小时,除去附着在膜片表面的有机物和胶体物质,再用清水对膜片进行冲洗,膜片通量即可恢复。若水中的盐类物质较多容易在膜表面结垢,可先用2~3%的盐酸浸泡约1小时。清洗工作应十分小心,严防损坏膜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