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又称为膜生物反应器,一般情况下,MBR膜分为两部分,一是支承层,另一部分是覆盖在支撑管表面的膜组分。膜生物反应器(MBR)是将膜技术与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相结合,用于固体的分离与截留、用于在反应器中进行无泡曝气和从工业污水中萃取优先污染物。
支承层主要材料为涤纶,聚对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也包括其他材料例如:(PAN)、聚偏氟乙烯(PVDF)等,常用的是涤纶材料,首先经过熔融法纺丝工艺或其他干法、湿法纺丝工艺进行拉丝,再经过编织机编织成管径不同的中空纤维管,这是制备中空纤维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极大地增强了膜的抗拉强度,从而增加了膜的使用寿命。
内压超滤膜产品AS-UF-PES系列2
聚醚砜开孔均匀,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颗粒物、胶体、微生物和病毒,出水品质高。
聚醚砜作为特种塑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碱、耐压力、耐腐蚀性能。聚醚砜超滤膜延续了材料的优异性能,在较高的温度下也可以长期稳定的运行。良好的机械强度保证运行中受到瞬时高压冲击也不会断丝。
聚醚砜滤膜(PES膜)具有如下特点:生产全过程无任何添加剂;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有很好的相容性;具有系列的孔径,孔隙率高、纳污量大、可反冲和高温消毒;耐压性好。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由于水资源的短缺,促使人们寻找新的水源以解决不断扩大的对水的需求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后的污水回用纳入了人们的视线。在对水处理后回用的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污染杂质成分处理比较简单或污染物性质比较接近或污染程度不深的污水,可以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后回用。在这个基础上,将处理工艺整合起来进行一次性处理的方式催生出一体化中水处理设备。
一体化中水处理设备采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工艺,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它可以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直接使用的稳定中水。又可在生物池内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工艺剩余污泥少,极有效地去除氨氮,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出水中细菌和病毒被大幅度去除,能耗低,占地面积小。
一体化中水处理设备相比常规的中水回用设备,差别主要在处理系统的集约化上。有如膜生物反应器就是将二沉池等集合到生化池中,一次性处理达到多步处理的效果的集合,也有将多个设备制作安装在一起,节约设备放置空间等的集合。
(1)能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生物单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与已净化的水分开。分离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一般不须经三级处理即可回用。
(2)可使生物处理单元内生物量维持在高浓度,使容积负荷大大提高,同时膜分离的高效性,使处理单元水力停留时间大大的缩短,生物反应器的占地面积相应减少。
(3)由于可防止各种微生物菌群的流失,有利于生长速度缓慢的细菌(硝化细菌等)的生长,从而使系统中各种代谢过程顺利进行。
(4)使一些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的停留时间变长,有利于它们的分解。
(5)膜处理技术与其它的过滤分离技术一样,在长期的运转过程中,膜作为一种过滤介质堵塞,膜的通过水量运转时间而逐渐下降有效的反冲洗和化学清洗可减缓膜通量的下降,维持MBR系统的有效使用寿命。
(6)MBR技术应用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由于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全自动运行管理,在上海污水处理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