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田家庄进忠工艺品厂





此尊铜观音佛像为黄铜铸造,佛像结螺髻发,弯眉修目,双耳下垂,面相丰满,表情深沉内省,富有力度,五官轮廓线条异常分明。端坐于莲台之上,坐姿端庄,工艺十分考究精美,线条简洁流畅。手掌厚实,手指纤细,将肢体的柔软质感刻画的十分生动表现的十分充分。此佛像造型型比例协调,不论细部处理,还是整体把握,均增益有度,恰到好处,一丝不苟,殊为难得,是一件不错的艺术陈设收藏美品。在古代铜器物中,每个朝代的皇偏爱于佛像,以至于铜器物中,以铜佛像为尊贵。唐以前的佛像艺术价值较高,但因存世有限,市场上非常罕见。


净瓶观音我们也经常看到,就是样貌端正慈祥,而且手中拿着净瓶杨柳的观音,说起他的净瓶来也有一个小故事呢,相传观音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路过中州地区,发现中州大旱,土地干裂,河道干枯,农田荒废,遍地,观音菩萨见此状心生慈悲,取出随身携带的净瓶法器,遍洒甘露,天降大雨,土地滋润,山清水秀,消失,从此在中州地区开始出现很多供奉手持净瓶的观音菩萨像。

这尊铜观音像流传着与况钟、林则徐有关的传奇传说。明宣德五年(1430年),苏州知府况钟率众施财修葺光福寺殿宇。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秋雨连绵,大水成灾,铜观音像抬入城内祈晴。不久即雨过天晴,老百姓感恩不尽。时任巡抚的林则徐,特向朝廷奏请重建铜观音寺。由于铜观音神通灵验,三年后,道光帝敕赐“慈云护佑”匾额,旁悬林则徐题“惠庇民天”匾额,布政使陈銮题“慈庇下民”匾额。林则徐所题楹联中上联为:“大慈悲能布福田,曰雨而雨,曰肠而肠,祝率土丰穰,长使众生蒙乐利”。楹联中再次赞扬了铜观音为民造福的功绩,因此铜观音寺身价倍增,邻近老百姓都把这尊铜观音看作救苦救难的菩萨。如今铜观音左右两侧陈列着众信徒捐赠的玉石、青瓷、红木等观音雕像各8尊,造型各异,慈祥和蔼,不失为佛像的艺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