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田东县祥周镇和林逢镇战国时代墓葬中出土的铜鼓就是物证。《后汉书》记载,公元一世纪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获得“骆越铜鼓”,距今也将近2000年。自汉至唐,铜鼓由乐器转化为民族首领的权力重器和神器,铜鼓文化发展到的地步。宋代以后,中央王朝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政策,元明清实行土司制度,铜鼓的权力重器功能逐渐下降和衰微,但其神器和乐器功能仍在提升,时至今日,东兰、巴马、凤山、南丹、大化、都安、田林、隆林、西林、那坡等县的壮、瑶、苗、彝等民族,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还在使用。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分析,战国时期的铜鼓在广西境内主要分布在右江流域,汉代铜鼓则沿南盘江、右江东下,到达郁江、浔江流域,分布于西林、隆林、百色、贵港、桂平、藤县。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是广西铜鼓大发展时期,铜鼓遍布广西各地,形成郁江——浔江两岸、云开大山区、六万大山区几个分布中心,巨型铜鼓竞相鼓铸。宋以后铜鼓文化向西转移,回流到河池、百色,积淀于红水河流域。
铜鼓是壮族及先民铸铜工艺的代表作。春秋到明清时期,都有铸造和使用。铜鼓最早源与陶釜,个体不大,从素面无纹到有简单的纹饰。汉以后到唐,逐渐向雄浑高大、精美稳重的方向发展。唐以后又逐渐变小。明清以后,这一传统技术就消失了。
民间传世铜鼓基本上都是麻江型,经过数百年、上千年的不断使用,如今破损已经十分严重。广西的白裤瑶族在丧葬的仪式中都要敲铜鼓,据南丹里湖生态博物馆课题组的调查,在所参加的六次丧葬仪式所观察到的约100余面铜鼓中,近一半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蛮降寨一陆姓人家收藏有5面铜鼓分别叫米水、米漏、米土、米麦、米姐(音译)。鼓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痕,没有一面是完好的。那坡县彝族在跳弓节所用的两面铜鼓,破损相当严重。
铜鼓如果继续这样使用下去,这些破损的铜鼓用不了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