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产品特点及执行标准
本机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制粒方法。其制粒过程是由混合、制粒二个工序在同一容器中完成,提高效率4~5倍,节约粘合剂,缩短干燥时间。
1)搅拌桨和制粒刀都采用变频控制,转速配比无限多,方便控制粒径;
2)V型结构的切割刀和精密加工的搅拌桨,提高混合均匀度、减少物料沉淀;
3)该系列产品设计合理,功能齐全,运行平稳:
4)产品采用PLC控制,触摸屏动态画面显示操作。
5)物料在本产品内封闭生产,搅排桨和制粒刀拆装简便,利于清洁和维修保养:
6)该系列产品在材料的使用上:
与物料接触的金属部件采用低碳或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制成,并具有耐酸、耐碱的特性;
7)该系列产品严格执行JB20015-2004标准。
1.2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本机适用于对粉状物料进行混和和制粒,可广泛地用于医药、食品、化工、轻工等行业。
1.3型号规格及代表意义
LM系列产品有多种锅体容积,分为LM-10、LM-50、LM-100、LM-200、LM-300、LM-400、LM-600、LM-1600型号。
型号组成:
1.4 使用环境条件
?设备应贮存在相对湿度不大于86%,室温不高于35℃,并有遮蔽和通风性好的场所。
?制粒机的工作环境条件应符合GMP的要求。
?电源体制应为380V/5011z,三相五线制或220V/60HZ 三相四线制,以电器原理图为准。
?压缩空气 0.5--0.7MPa。去油去水;
?冷却水 0.1-0.2MPa。
注意事项:
?机器上不可拆的部件,不可随意拆卸
?使用中如发现机器震动、声音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
?电控柜中的元件不要拆拔
?本机运行时必须保持压缩空气连续供应
2 技术特性
2.1主要功能;
2.1.1产品采用PLC控制,触摸屏动态画面显示操作。
2.1.2搅拌桨电机和制粒刀电机都采用变频调速控制,转速配比无限多,便控制粒径。
2.1.3全新设计的V型结构的切割刀,可提高物料混合均匀度。
2.1.4经过精密加工设计三维混合运动的36°-Z形搅拌桨,节能并使锅壁上物料粘结极少,提高颗粒质量。
2.1.5双层锅体(夹套锅底)技术,可对物料进行冷却。
2.1.6气动开合锅盖,有安全保护装置,操作安全可常。
2.1.7搅拌桨转动轴腔采用迷宫式密封体充气正压密封,注水和吹气自山切换,满足CIP清洁要求。
2.1.8制粒刀转动轴腔采用迷宫式密封体充气密封,并带排水离心环具双重密封保护功能。
2.2 选用功能
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配置了以下可选功能:
2.2.1真空上科装置。
2.2.2喷雾装置(带蠕动泵输送或隔膜泵输送、压力桶输送),解决浸膏粉制粒难题。
2.2.3打印及网络功能,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2.2.4特殊防爆结构采用以空气传递信号指令,无火花控制,真正满足防爆要求。
2.2.5与物科接触部位材质316L。
。
2.4系统配置图
(1)
1机体 2排气孔 3加粘合剂 4视窗 5锅盖 6操件面板 7锅体8锅盖锁紧安全保护开关 9出科口锁紧安全保护开关 10.14油杯
11.13密封圆 12 出料口 15指令开关 16工作台 17 脚架
1出料机构2机体3进气4出水 5进水
3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
3.1结构特征体
3.1.2锅体(夹套底部)和搅拌机构
锅体(夹套底部)经车磨加工,非常平整,安装在机身台板的上方。搅拌桨转动的动力由搅拌电机提供,通过皮带直接减速,搅拌桨由压盖紧固在搅拌轴上。
3.1.3制粒机构
制粒机构是制粒电机通过联接器带动制粒刀转动。制粒割刀在锅内作高速运转,不断切割物料,使其成为颗粒。
3.1.4锅盖
锅盖底部经车磨加工,非常平整,锅盖下口装有T形密封胶圈,通过气动机构开闭,锅盖上还开有视窗、加粘合剂斗、排气孔,并有安全保护功能。
3.1.5出料门
出料门装在一只防旋转的气缸头上,当气缸往前推进时,使料门顺利密闭。当气缸后退时,料门打开,物料颗粒在桨叶的推动下,自动从出料口排出。
3.2工作原理
本机制粒过程是由混和、制粒两个工序组成。
湿法混和制粒机主要山锥形锅体,搅拌桨、制粒刀系统,进料、进液、出料和控制系统及充气密封、充水清洗、夹套水冷却等辅助系统所组成。保证全过程在良好的环境中完成其工作原理。
粉状物料从锥形锅体上方投入,待锅体关闭后由于搅拌桨的搅拌作用,使粉料在容器内作旋转运动,同时物料沿锥形壁方向由外向中心翻浪,形成半流动的高效混和状态,物料被碰撞分散达到充分的混和,继而枯合剂注入,使粉料逐渐湿润,物料性状发生变化,加强了桨叶和简壁对物料的挤压、摩擦、捏合,并逐步生成液桥,物料逐步转变为疏松的软材,这些团粒结构的软材不是通过强制挤压而成粒,而是通过制粒刀的切割,软材在半流动状态下被切割成细小而均匀的颗粒,实现物料的相转变。最后开启出料门,混颗粒在桨叶的离心作用下推出锅体。
高速混和制粒的工艺与传统制粒的工艺类似,凡是传统制粒可达到的它也均可达到,其制粒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物理性质和制粒粘合剂的粘度和用量。一般来讲,其粘合剂的用量比传统制粒减少25%,这样有效地减少了干燥时间。
本机的驱动轴与锅体间采用充气密封,防止粉尘进入密封腔,同时密封腔可进行进水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在连续操作时,往往由于摩擦使简壁发热,影响制粒过程,故在连续操作时,可在夹套通入冷却水,降低简壁温度,保证工艺稳定性。冷却水温度由温控仪自动控制。
本类混合制粒机制成的颗粒,形状不规则,粒度分布范围广,结构较传统法疏松,可压性强,溶解性好,透气性中等。在不同制粒转速下,成品的粒径约在12目到100目,颗粒的粒度分布范围可选择不同的制粒刀及搅拌桨速度来调整。(当制粒刀速度慢时颗粒径大,速度逐步增快而颗粒径逐步缩小,当搅拌桨速度慢时颗粒径小,速度逐步增快而颗粒径逐步增大,两者所起的作用刚刚相反)本机可用手动调整转速,摸索实验工艺参数(两桨不同时间的变化速度),摸索出最住粒径参数,输入键盘进行程序控制,从而保证了批与批生产的质量,稳定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