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石酸钾钠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NaKC4H4O6,利用葡萄下脚料中所含的酒石与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产生中和反应而制得C4O6H4KNa分D型和DL型两种, D型为无色透明结晶体。密度1.79g/cm3。熔点75℃。在热空气中有风化性,60℃失去部分结晶水,215℃失去全部结晶水。
一、简介
酒石酸钾钠(化学式:NaKC4H4O6·4H2O),也称酒石酸钠钾、罗氏盐、罗谢尔盐,是酒石酸钠与酒石酸钾形成的复盐。60°C时开始失去结晶水,215°C时失去其全部结晶水。两摩尔的酒石酸氢钾溶于水加热,加入一摩尔碳酸钠,趁热过滤,不溶物干燥结晶,即得到酒石酸钾钠。酒石酸钾钠可用作缓泻剂、食品添加剂(E编号为E337)、压电元件,也可作化学试剂,用于配制菲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以及作为制作镜背银层时的还原剂。
二、性状
它是无色至蓝白色正交晶系晶体,可溶于水,微溶于醇,味咸而凉,水溶液呈微碱性
三、作用
碳酸钾的生产方法:碳酸钾生产有草木灰法、吕布兰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等。常用的是电解法和离子交换法。酒石酸钾钠的上游是碳酸钾草木灰法是最古老的方法,即从各种植物壳(如棉籽壳、茶子壳、桐子壳、葵花子壳)烧成的草木灰中提取。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等可溶性盐,用沉淀、过滤的方法可加以分离。此法由于产品质量低、不经济,且受原料来源限制而很少采用。吕布兰法是将硫酸钾与煤粉、石灰混合,还原焙烧,得黑灰(含碳酸钾、硫化钙等烧成物),经浸取、过滤、蒸发、碳化,得碳酸氢钾,再经过滤、煅烧得产品。此法由于工艺流程长等原因已被其他方法所取代。电解法将氯化钾电解后得到的氢氧化钾溶液,在碳化塔中以二氧化碳碳化。经多效蒸发器蒸发、过滤得碳酸氢钾,再经煅烧制得产品。此法因原料易得、钾利用率高、无三废产生而得到广泛应用,但耗电较多。离子交换法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与氯化钾交换。再用碳酸氢铵洗脱成碳酸氢钾稀溶液,经多效蒸发、碳化、结晶、分离、煅烧得产品。此法产品质量好,工艺流程短、适用于小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