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r13不锈钢概述:
2Cr13不锈钢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马氏体不锈钢,它具有基本的耐腐蚀性,又能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它价格低廉,应用也很广泛,常应用于转子叶片、紧固螺栓、轴及轴套、水压阀休等对材料有高强制性和耐腐蚀性要求的机械领域。就是利用其良好的耐磨性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2Cr13不锈钢要获得良好的硬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与其硬度和组织形态是密不可分的,要获得好的耐磨性能,就必须有较高的硬度和稳定的组织。
2CR13不锈钢化学元素
2CR13不锈钢化学成分
|
||||
元素
|
C
|
Si
|
Mn
|
S
|
标准值
|
0.15~0.25
|
≤1.0
|
≤1.0
|
≤0.04
|
元素
|
P
|
Ni
|
Cr
|
|
标准值
|
≤0.04
|
≤0.6
|
12~14
|
|
2CR13不锈钢淬火
从硬度与淬火温度关系曲线和金相组织对比可以看出,淬火温度在950-1070℃硬度变化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个是未溶碳化物的大小和数量对硬度的影响,另一个是铁素体对硬度的影响。
碳化物对硬度的影响;钢中的碳化物大多是MaCG(或者M-C;MC,M-C),而MaSCe碳化物中Cr含量-般在65%-70%,淬火后的钢中未溶碳化物的含量越少,基体中溶解的碳和铬的含量就越高,所以淬火钢的硬度值就会越大。淬火温度在950℃-1020℃时,未溶碳化物的数量和大小都减小,但是减小的幅度相比较小,所以硬度的增大幅度也比较小。淬火温度在1020℃-1050℃时,碳化物的含量急剧减少,所以硬度急剧上升;当淬火温度在1050-1070℃时,碳化物的数量和直径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所以对硬度的影响也非常小,因此,钢的硬度值变化不大。
铁素体对硬度的影响;由于铁素体的硬度值远小于淬火马氏体的硬度,所以在淬火后的钢中铁素体的含量越小,淬火钢的硬度值就越大。淬火温度在950-10 20℃时,铁素体的含量随温度的提高而减小,但是幅度也较小,所以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硬度值的提高影响的幅度比较小;淬火温度在1020-1050℃时,铁素体的含量急剧减少,所以这也使得试样的硬度增加;当淬火温度在1050~1070℃时,铁素体含量也有所减少,但是铁素体的总含量在这个淬火温度下非常小,所以其含量的降低对硬度的贡献也减小,也就是说在这个范围内钢的硬度值变化不大。
由于铁素体的硬度远小于马氏体的硬度,所以在铁素体含量高的试样中,硬度仪的压头有可能压在马氏体上,也有可能压到铁素体上,当压头压在马氏体多的部分是所测得的硬度值就相对高一些,如果压在铁素体多的区域上时测得的硬度值相对小一些。所以铁素体含量越高,所测的硬度值之间的分散度就会大一些,利用硬度仪上不同的压力测量硬度时发现,压力越大,所测得的值的分散度越小。
这也间接说明了铁素体含量高是造成同一试样所测得硬度值分散度大的主要原因。总的来说, 淬火后钢的硬度值的大小是未溶碳化物的含量和铁素体含量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若只考虑未溶碳化物的含量对2Cr13不锈钢的性能的影响,碳化物中含有大量的铬和碳,所以未溶碳化物的含量越少,淬火后基体中铬和碳的含量著提高2Cr13不锈钢硬度和耐腐蚀性,所以在淬火后希望未溶碳化物越少越好。但过高的加热温度和较长的保温时间回使马氏体形较减少,残留奥氏体增多,而残留奥氏体在加工及使用时会转变为马氏体,其尺寸变化和体积膨胀产生的内应力,以致产生加工变形。另外,该转变产生的表面拉应力容易导致马氏体不锈钢产生应饱加剧。在拉应力作用下钢材表面钝化膜破裂,腐蚀加剧。同时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加也会降低淬火后2Cr13不锈钢的硬度,并且会出现晶粒长大现象,使得2Cr13不锈钢的其他性能恶化,所以在1050-1070℃进行淬火,可以得到未溶碳化物的含量和铁素体含量都较小的组织,组织的变化也不是很大,2Cr13不锈钢硬度的变化不大且硬度较高,所以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进行淬火是比较理想的。
2Cr13不锈钢轴套生产工艺流程
轴套使用材料为2Cr13不锈钢,生产工艺流程为∶铣扁→钻孔→热处理→铣/磨平面→去毛刺,加工流程中的热处理工艺为淬火(960℃,90min)+回火(545℃,18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