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聚碳酸脂),英文名Polycarbonate, 简称PC,是分子主链中含有—[O-R-O-CO]—链节的热塑性树脂,按分子结构中所带酯基不同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脂肪一芳香族型,其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是芳香族聚碳酸酯,并以双酚 A型聚碳酸酯为重要,分子量通常为3-10万。 是一种具有很高机械、光学、电气和热性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这种极为坚韧的、易于加工的聚合物适应于多种用途:例如家用电器、汽车灯具、医疗仪器以及包装容器等。而高纯度的光学级 聚碳酸脂(OQ树脂)的开发,又促进了 光盘工业的发展。
树脂的干燥
聚碳酸脂树脂是一种亲水性物质,在制造、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很容易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在塑料塑化过程中塑料颗粒中的水分将汽化从而导致树脂的降解,并影响产品的外观及机械性能。在加工之前,树脂通过适当的干燥就很容易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聚碳酸脂树脂的干燥过程建议在120℃的温度下以露点为-20℃或更低的空气干燥3~4小时,使水分含量按重量计达到或低于0.02%比例。
进入料斗的空气首先在装有许多细小分子筛的除湿剂筒内除去水分,鼓风机强制将湿空气通过除湿剂筒,空气中的水分被除湿剂吸收从而降低空气的露点。经过除湿后的干燥空气通过加热器加热,然后对料斗中的塑料颗粒加热及干燥,使塑料颗粒中的水分迁移到空气之中,从而建立起平衡。湿空气被回收循环使用,首先通过过滤器过滤空气中的任何细屑或污染物,然后返回至除湿剂筒、加热器循环使用。除湿剂吸水饱和必须定期活化以保证取得佳的干燥效果,大多数干燥系统使用两个除湿剂筒自动交替活化,从而保证干燥的连续。
主要性能
a、机械性能:强度高、耐疲劳性、尺寸稳定、蠕变也小(高温条件下也极少有变化);
b、耐热老化性:增强后的UL温度指数达120~140℃(户外长期老化性也很好);
c、耐溶剂性:无应力开裂;
d、对水稳定性:高温下遇水易分解(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需谨慎);
e、电气性能:
1、绝缘性能:优良(潮湿、高温也能保持电性能稳定,是制造电子、电气零件的理想材料);
2、介电系数:3.0-3.2;
3、耐电弧性:120s;
f、成型加工性:普通设备注塑或挤塑。
聚碳酸酯的性能以及成成型参数:
一、原料的干燥
1、原料烘干:普通烘干箱温度110—130,时间2—4小时,机顶料斗烘干箱温度100—120,要求水分含量低于0.03%。
2、判断水含量是否合格:看空注射的料条情况,物料通过塑化后由喷嘴流出来的料条应是均匀无色、无银丝和无气泡的细条;否则则是烘干不彻底。
二、注射工艺
1、注塑机调整成型参数(视原料分子量高低调整):
料筒温度:前部250—310,中部240—280,后部230—250。
喷嘴温度:比后部低10。
模具温度:70—120。
注射压力:70—140MPa。
螺杆转速:30—120r/min。
成型周期:注射1—25s,冷却5—40s。
三、注意事项
1、注射温度视原料的分子量、制品的形状和尺寸、注塑机的类型而相应调整。
2、注射速度建议采取多级注射,采用慢-快-慢的方法。
3、注射压力视制品的形状和尺寸而定,柱塞式注塑机一般为100—160MPa,螺杆式注塑机为70—140MPa。
4、成型周期视制品壁厚和注射量而定,一般情况下充模时间较短,保压时间较长,冷却时间以脱模时不引起制品变形为原则。
5、模具温度视制品的形状、厚薄而定,适当提高模具温度有利于脱模,提高产品质量。
6、制品后处理:对于形状复杂、带有金属嵌件、使用温度极低或很高的制品有必要进行后处理——消除或减少内应力。
方法:制品置于烘干箱后开始升温,由室温升至100—105时保温10—20min,继续升温至120—125时保温30—40min,然后缓慢冷却至60以下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