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总有机碳离线分析仪 紫外氧化 - 非色散红外探测 (NDIR)
其方式与湿法氧化相同,不过是采用紫外光(185nm)进行照射的原理,在样品进入紫外反应器
之前去除无机碳,得到更精确的结果。紫外氧化法,对于颗粒状有机物、药物、蛋白质等高
含量 TOC是不适用的,但可以用于原水、工业用水等水体。
纯水总有机碳离线分析仪 超临界水氧化法
适用于盐分高的应用,超零界水氧化(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 SCWO)技术原先被用于处理大体积废水、污泥和被污染过的土壤。现被运用于商业实验室TOC分析仪,将进样水的温度和压力提升至高于水的临界点(375°C和3,200psi)时,有机废物迅速被水中的氧化剂彻底氧化。超临界水的特性均可以使有机碳极高效、快速地氧化为二氧化碳,即便存在使用非超临界氧化方式时会造成负干扰的氯化物及其他无机物也无妨。
纯水总有机碳离线分析仪 水中TOC的监测
纯水总有机碳离线分析仪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若相当多的有机污染物存在于水中,将直接影响水体的质量,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危害,因此水和废水的监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水体中总有机碳(TOC)含量的检测,日益引起关注。它是以碳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TOC的测定一般采用燃烧法,此法能将水样中有机物全部氧化,可以很直接地用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因而它被作为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简称TOC)
TOC分析仪即总有机碳分析仪。
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
TOC可以很直接地用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因而它被作为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主要技术参数
① 电 源:220V±22V
② 电源频率:50Hz±1Hz
③ 额定功率:100W
④ 基本尺寸:44cm×18cm×26cm
⑤ 检测极限:0.001mg/L
⑥ 检测精度:±5%
⑦ 检测范围:0.001mg/L~1.000mg/L
⑧ 分析时间:4min
⑨ 响应时间:15 min以内
⑩ 样品温度:1-95℃
? 环境温度:10-40℃ 温度变化在±5℃/d以内
? 内部样品流速:0.5 ml/min
? 相对湿度:≤ 85%
? 重复性误差:≤ 3%
? 零点漂移:±5%
? 量程漂移:±5%
测定原理
总有机碳(TOC),由专门的仪器——总有机碳分析仪(以下简称TOC分析仪)来测定。TOC分析仪,是将水溶液中的总有机碳氧化为二氧化碳,并且测定其含量。利用二氧化碳与总有机碳之间碳含量的对应关系,从而对水溶液中总有机碳进行定量测定。
仪器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电导法、气相色谱法等。其中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只需一次性转化,流程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因此这种TOC分析仪广为国内外所采用。
TOC分析仪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进样口、无机碳反应器、有机碳氧化反应(或是总碳氧化反应器)、气液分离器、非分光红外CO2分析器、数据处理部分。
主要特征:
1、高精度、高灵敏度,操作简单。
2、人性化操作界面,有一键运行功能,自动管路清洗功能。
3、高性能CPU,触摸屏设计,超大640*480点阵真彩显示器。
4、不用拆开机箱更换UV灯和泵管。
5、检测上限可设定,自动上限报警功能。
6、具有RS232数据接口,历史数据可存储6个月。
7、离线检测和在线检测可选配。
8、具有打印功能
计算
差减法:总有机碳(mg/L)=总碳-无机碳
直接法:总有机碳(mg/L)=总碳
水样中TOC的分析步骤
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一碳的量来表示,称为总有机碳。 TOC的测定类似于TOD的测定。在950℃的高温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气化燃烧,生成CO2,通过红外线分析仪,测定其生成的CO2之量,即可知总有机碳量。
水中TOC的监测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若相当多的有机污染物存在于水中,将直接影响水体的质量,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危害,因此水和废水的监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水体中总有机碳(TOC)含量的检测,日益引起关注。它是以碳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TOC的测定一般采用燃烧法,此法能将水样中有机物全部氧化,可以很直接地用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因而它被作为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下面针对TOC仪器的测定原理、TOC分析方法及分析的步骤进行介绍。
TOC原理
基本原理是:先把水中有机物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消除干扰因素后由二氧化碳检测器测定,
再由数据处理把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转换成水中有机物的浓度。经过不断的研究实验,TOC
检测方法从传统的复杂技术渐渐变成便捷准确。
湿法氧化(过硫酸盐)- 非色散红外探测 (NDIR)
实验室型TOC及自动取样器
实验室型TOC及自动取样器
该方法是在氧化之前经磷酸处理待测样品 ,去除无机碳,而后测量 TOC的浓度。现代的TOC
连续分析仪中,绝大部分都是湿法氧化。湿法氧化对于复杂的水体(例如:腐殖酸、高分子量
化合物等)氧化不充分,所以不适用 TOC含量高的水体 ,但是对于常规水体如地表水是可以
的。
电阻法
该法是近年来开始应用的技术 ,其原理是在温度补偿前提下,测量样品在紫外线氧化前后电
阻率的差值来实现的。但该方法对被测量的水体来源要求比较苛刻 ,只能用相对洁净的工业
用水和纯水 ,应用方向单一。
使用与操作方法
开始检测并计入检测次数,检测完毕后显示最后一次检测结果,其中几次检测的结果均自动保存在查询记录当中。检测次数的设置方式为:用“选择”键移动光标,用“设置”键修改数字,按“确定”键进行确认,进入分析界面。先进行四次冲洗过程
超临界水氧化法
适用于盐分高的应用,超零界水氧化(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 SCWO)技术原先被用于处理大体积废水、污泥和被污染过的土壤。现被运用于商业实验室TOC分析仪,将进样水的温度和压力提升至高于水的临界点(375°C和3,200psi)时,有机废物迅速被水中的氧化剂彻底氧化。超临界水的特性均可以使有机碳极高效、快速地氧化为二氧化碳,即便存在使用非超临界氧化方式时会造成负干扰的氯化物及其他无机物也无妨。
差减法测定TOC值的方法原理
水样分别被注入高温燃烧管(900℃)和低温反应管(150℃)中。经高温燃烧管的水样受高温催化氧化,使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碳酸盐均转化成为二氧化碳。经反应管的水样受酸化而使无机碳酸盐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其所生成的二氧化碳依次导入非分散红外检测器,从而分别测得水中的总碳(TC)和无机碳(IC)。总碳与无机碳之差值,即为总有机碳(TOC)。
直接法测定TOC值的方法原理
将水样酸化后曝气,使各种碳酸盐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而驱除后,再注入高温燃烧管中,可直接测定总有机碳。但由于在曝气过程中会造成水样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损失而产生测定误差,因此其测定结果只是不可吹出的有机碳值。
电导率法
使用紫外灯将水中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根离子.有机物转化前后都测量电导率,通过电导率的差值可算出增加的碳酸根含量,就可以算出水中的TOC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