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褐纹病是由半知菌亚门.、拟茎点霉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 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 也可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 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农事活动传播。其适宜发病温度为28~ 3o℃, 相对湿度8o%以上时易发病。 夏季高温多雨、排水不良、连作、地势低注、氮肥使用过多时均易发怎样识别和防治茄子褐纹病?
茄子褐纹病又名干腐病。 茄子从苗期到成株期, 地上各部位均可发病, 以果实受害最重。苗期发病,茎基部出现褐色梭形病斑, 稍凹陷, 散生黑色点粒, 严重时幼苗猝倒死亡。 .
叶片发病 , 先在下部叶片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边缘深褐色,中部灰白色,上面轮生许多黑色小点粒。
果实受害,开始产生浅褐色、近圆形的凹陷病斑,后变黑褐色,逐渐扩大,严重时可遍及全果,造成果实腐烂。病斑上有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果迅速腐烂,常落地软腐或在枝上干缩成僵果。茎被害初为水浸状菱形斑、凹陷,边缘暗褐色,中间灰白色, 病部有许多隆起的黑色小点粒。 上部叶片易萎蔫,并易折断。当病斑环绕枝干一周时植株枯死。
防治难点:
病菌具有潜伏性,3到5天才会显症,已经错过防病治病的关键时期。
成株期至坐果期最易感病,坐果期组织比较幼嫩容易被病原菌侵染,此时用化学药多了易产生药害,用药少了又达不到杀菌的效果,到显症时往往已致害成病。
防治方案:
治疗方案:
青枯立克150倍+大蒜油10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兑水30斤连喷2-3次,3天喷施1次。病害高发时,要重治,中(草)药靓果安浓度可提高到100倍,大蒜油1000倍,可以连续用药2-3天,一把控制住病害。以达到修复伤口、高浓度杀菌的效果。必要时可复配真菌性杀菌剂,控制后改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