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不锈钢封头304封头,耐腐蚀耐高压性能好。
我厂是国内封头,法兰,盲板,人孔,专业厂家之一。工厂拥有旋压和3500T模压锻造多条生产线,并配有先进的检测设备、X射线探伤、磁粉、光谱、测厚仪、等专业的检测设备、封头系列;可生产18-8500口径的各种材质的、椭圆封头、球型封头、蝶形封头、平底封头、锥形封头、无边封头、八字封头、孔盖、炉壳等。封头系列可生产;国标封头、美标、德标、日标封头。并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做各种非标封头封头
其中球形 、椭圆形、碟形、球冠型封头又统称为凸形封头。在焊接上分为对焊封头,承插焊封头
JB4746-2002《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标准的椭圆封头和碟型封头,用椭圆封头相对好点,因为根据GB150的计算相同压力、温度、直径的情况椭圆封头计算的壁厚要小当选用非标准的椭圆封头,和碟型封头的话。
根据计算来确定吧,并不是计算的椭圆封头壁厚都小于碟型封头的。大家可以根据GB150去算一算看看,当然当计算的压力如果超出150的范围了应选用相应的标准。只要理论基础正确,从数据计算的角度出发处理解决自己的问题是一个可靠的方法。
碳钢封头变形后的整形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带金属接头的复合材料壳体开口尺寸决定了前后封头的位移模式。前封头以复合材料部分的内压变形为主,在距离极孔约400mm位置处发生位移,其值为21.8mm。后封头以金属部分的内压变形为主,在后堵盖处发生位移,其值为30.4mm。
封头是容器的一个部件,是以焊接方式连接筒体。(如下图)根据几何形状的不同,可分为球形、椭圆形、碟形、球冠形、锥壳和平盖等几种,其中球形 、椭圆形、碟形、球冠型封头又统称为凸形封头。在焊接上分为对焊封头,承插焊封头。用于各种容器设备,如储罐、换热器、塔、反应釜、锅炉和分离设备等。材质有碳钢(A3、20#、Q235、Q345B、16Mn等)、不锈钢(304、321、304L、316、316L等)、合金钢(15Mo3 15CrMoV 35CrMoV 45CrMo )、铝、钛、铜、镍及镍合金等。
为了提高封头材料的使用效率,钢材材质工艺可用作特殊材料的前道工序加工。闭式模锻和闭式镦锻因为没有飞边,材料的利用率就高。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方式对管子进行局部加热的同时进行机械传动而弯管,功率可达成120KW,可加热各种大小规格的管子,加热快,功率可无级调节,占地面积小,易操纵和维护。
冲孔封头的成形过程是使用专用的冲孔封头成形机,将管坯放入外模中,上下模合模后,在推杆的推动下,管坯沿内模和外模预留的间隙运动而完成成形过程。
公称直径(nominal diameter),又称平均外径(mean outside diameter)。 指标准化以后的标准直径,以DN表示,单位mm,例如内径1200mm的容器的公称直径标记为DN1200。它主要分为三方面:
1. 压力容器的公称直径
用钢板卷焊制成的筒体,其公称直径指的是内径。若容器直径较小,筒体可直接采用无缝钢管制作。此时,公称直径指钢管外径。 设计时,应将椭圆封头工艺计算初步确定的设备内径,调整为符合所规定的公称直径。 封头的公称直径与筒体一致。
2.管子的公称直径
管路附件也用公称直径表示,意义同有缝管。工程中所用的无缝管,如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 8163-87)、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GB 9948-88)、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GB 6479-86)等,椭圆封头标记方法不用公称直径,而是以外径乘厚度表示。标准中称此外径与厚度为公称外径与公称厚度。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和一般用途无缝钢管分热轧管和冷拔管两种。冷拔管的外径为200mm;热轧管的外径为630mm。在管道工程中,管径超过57mm时,常采用热轧管。管径在57mm以内常选用冷拔管。
3. 容器零部件的公称直径
有些零部件如法兰、支座等的公称直径,指的是与它相配的筒体、封头的公称直径。DN2000法兰是指与DN2000筒体(容器)或封头相配的法兰。DN2000鞍座是指支承DN2000mm容器的鞍式支座。还有一些椭圆封头零部件的公称直径是与它相配的管子公称直径表示的。如管法兰,DN200管法兰是指连接DN200mm管子的管法兰。另有一些容器零部件,其公称直径是指结构中的某一重要尺寸,如视镜的视孔、填料箱的轴径等。DN80(Dg80)视镜,其窥视孔的直径为80mm。
冲孔成型封头是zui早应用于批量生产无缝封头的成形工艺,目前,在常用规格的弯头生产中已被热推法或其它成形工艺所替代,但在某些规格的弯头中因生产数量少,壁厚过厚或产品有特殊要求时仍在使用。冲孔封头成形采用与封头外径相等的管坯,使用压力机在模具中直接压制成形。
有关封头标准的厚度定义不甚合理,主要体现在容器和封头成形后的厚度要求上,对凸形封头和热卷筒的成形厚度要求不得小于名义厚度减钢板负偏差(δn-C1),由此可能导致设计和制造两次在设计厚度的基础上增加厚度以保证成形厚度。为此,曾经提出了最小成形厚度的概念:"热卷圆筒或凸形封头加工成形后需保证的厚度,其值不小于设计厚度"。也就是说设计者应在图纸上标注名义厚度和最小成形厚度(即设计厚度δd),这样使得制造单位可根据制造工艺和原设计的设计圆整量决定是否再加制造减薄量。这种厚度的定义和标注是目前国际压力容器界的流行方法,有其合理性,但在我国现行标准中有以下两个问题需解决。
椭圆形封头为例子来做说明,它能够承受的总应力是和自身的长、短轴紧密相关的,这个也是我国的GB150-98标准规定到的,一起长短轴之比要小于2.6才可以,那么整个封头在受内压状态下的危险区也就是承受能力最小的区域在哪里呢?这在目前也是争议比较大的一块内容,不同的文献上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危险区是在标准封头顶部,有的认为封头危险区是在总应力的过渡区。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