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 详情
鱼苗养殖场 优质台湾泥鳅苗1-6厘米 台湾泥鳅水花价格

¥ 0.06

  • ≥ 100000 起订量
  • 10000000尾 总供应
  • 广东 广州 所在地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吉鲳水产养殖场
产品详情


【台湾泥鳅介绍】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辽宁、黑龙江等。体近圆筒形,头较短。口下位,马蹄形。下唇中央有一小缺口。鼻孔靠近眼。眼下无刺。鳃孔小。头部无鳞,体鳞较泥鳅为大。侧线完全。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灰褐色,腹面白色。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褐色斑点。背鳍、尾鳍具黑色小点,其他各鳍灰白色。


*养鳅前期准备:1、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岀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放养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与鱼苗池相同。2、泥鳅苗入池前,也应施肥以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施肥后2-5天,鳅种即可下塘。


*鳅种放养:每亩投放规格整齐、体表光滑、无病无畸形,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在水温10~15C时,浸泡消毒15~25分钟。


*水质管理:池水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酸性,溶解氧2毫克/升以上,并适时用田螺、微生物制剂改良体*饲料喂养:要求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粒径2.3毫米以内,水温15C时,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2%,水温20~28C时,投喂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3%~4%。每天投喂3次。投喂饲料时遵循“四定”投喂原则。


“天上斑鸠,地下泥鳅”,泥鳅素有“水中人参” 之美称,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均佳,是人们喜爱的水产佳 品之一。台湾泥鳅养殖业投资不大、方法简便、节省劳 力、效益较高,再加上现在台湾泥鳅养殖户逐年减少, 而市场终端需求旺盛,因此养殖台湾泥鳅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投资项目。


台湾泥鳅生长特性

  

  1、底栖性 台湾泥鳅属于温水性底层鱼类,喜欢栖息在池塘四周的浅水区域,或是腐植质多的淤泥表层,或在杂草多的地方活动。

  

  2、喜温性 泥鳅适宜水温为15-30℃,最适水温为25-27℃,当夏天水温超过30℃、冬天水温低于10℃时,台湾泥鳅的摄食会明显下降。

  

  3、耐低氧 台湾泥鳅的耐低氧能力远胜于其它养殖鱼类,这主要跟台湾泥鳅特殊的呼吸方式有关。台湾泥鳅除了鳃呼吸以外,还能通过皮肤、肠道进行呼吸,在池塘精养的其它养殖鱼类因缺氧而发生死亡时,台湾泥鳅仍能正常活动。

  

  4、善逃逸 台湾泥鳅很善于逃跑。春、夏季节雨水较多,当池水涨满或者池壁被水冲出缝隙时,泥鳅会在一夜之间全部逃光,或钻进池塘壁缝里,尤其是在水位上涨时会从进出水口逃走。因此,务必加强防逃管理。检查进出水口防逃设施是否完好,池塘壁是否有缝隙,要及时排水,防止泥鳅逃逸。

  

  5、食性 台湾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常摄食水蚤、蚯蚓、水草以及底泥中的微小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堆放鸡粪和牛、猪粪等方法(需要进行生物发酵),繁殖生物饵料,投喂商品饲料可以加快其生长速度,提高养殖效益。但台湾泥鳅特别贪食,建议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以免泥鳅因吃得过饱而妨碍肠的正常呼吸,最后导致消化不良。

  

  6、养殖周期 台湾泥鳅与普通泥鳅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正常水温下,台湾泥鳅从寸苗养至成鳅的时间一般在120天左右,具体情况还应结合苗种质量、饲料营养水平以及池塘日常管理而定。


首页 食品工业 / 水产品 / 鱼苗
相关产品
店内推荐
首页
店铺
拨打电话 立即报价
发送询价单
采购商品:
采购数量:
联系信息:
公司名称:
采购说明:
 
您的询盘第一时间将不发送给其他供应商,但该供应商24 小时未响应情况下,仍将为您分配更合适供应商
图形验证:
图形验证码 换一换
验证码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