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种子批发,秦艽种子价格,秦艽种苗
秦艽是我国传统常用的中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也是宁夏六盘山地区地道型药材。其具祛风除湿、和血舒筋、清热之功效。
一、生物学特征
秦艽为龙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茎部被残叶纤维所包围。须根多条,扭结或粘为1个圆柱形的根,茎直立或斜生,单一,茎生叶密集或莲座状,茎生叶对生,较小。茎部全,叶片被针形或矩圆状或腋生作轮状,蒴果矩圆形,种子椭圆形,深黄色。
二、生长特性及栽培适应环境
秦艽性喜潮湿冷凉气候,耐寒冷,忌强光,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和土层深厚的腐殖土和砂质壤土为宜。在干旱季节易出现灼烧现象,叶片在烈日直射下易变黄和叶片缘枯萎。每年从根茎部分生出1个地上茎,生长年限较长的茎多簇生。通常每年3月下旬返青,6月下旬抽苔开花,7月中下旬到8月种子成熟,年生长期为100-120天左右。秦艽栽培环境要求年降雨量在600毫米以上,无霜期160天以上。总之,秦艽对生长环境要求相对不是太严格,有野生品种分布的地区,均可栽培。
三、栽培技术
(一)秦艽栽培方式
秦艽一般用种子繁殖,栽培方式有3种,即露地移栽、覆膜移栽和直播套种。
直播一般与胡麻或小麦等作物套种,以起到幼苗期遮荫作用,其栽培周期长,产量低,生产上采用的较少。露地移栽和覆膜移栽采用先育苗,后移栽的方式,栽培周期可缩短到2-4年。
(二)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质地疏松的砂质壤土,一般于前茬玉米、小麦、洋芋等作物收获后至秋季整地,深翻30厘米以上,及时耙耱保墒。来年春季土壤解冻时翻耕,拣去石块、残膜和草根,结合整地施入农家肥(土粪)2000公斤-4000公斤,或有机肥120公斤。墒情差时一般少施或不施土粪(土粪多时,易伤苗,较严重的导致缺苗),然后整平耙细,作畦或打垄(根据土地而定)。
(三)育苗
育苗播种时间为土壤封冻前或来年早春3月下旬土壤解冻后,有1水条件者春季。将准备好的土地深翻整平,做成1.2-1.6米宽的畦,选用成熟饱满的种子,亩用种量1.2—2.5公斤,撒播后覆士0.5-1.0厘米,用铁锨轻拍压实,再覆1层麦草,厚1-2厘米,覆盖均匀,用湿土不间断的打成土钉,防止大风吹走麦草,进行遮荫保墒和防止土壤扳结,以促进种子荫发,
在墒情好的特况下,一般从播种到种子发芽大约需30天左右。当苗长出2-3片针叶时,视苗长势情况适当揭基覆革,逐渐练苗,一般揭3次,至6月下旬可揭去所有覆草。选阴10阴雨天揭去覆草,以防阳光过强幼苗。揭草后10天追肥1次,一般亩撒尿素10-15公斤,撒后浇水或等雨天前撒入。苗出齐后开始第1次除草,除草后及时灌水,同时视天气情况适当浇水。有条件的农户,可搭建小拱棚育苗,一般1年生苗即可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