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综合水处理器是针对各种循环水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四大问题:腐蚀、结垢、菌澡、水质而研制的综合处理器,有单台设备代替了需要多台设备才能完成的处理过程,从而取代了传统的处理方式。具有对水质综合优化处理,防垢、防腐、杀菌、灭澡、超净过滤功能,具有机电一体化的设计,纯物理方式处理,无需化学药剂,阻力低、流量大。而且运行费用极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是各种水系统之最佳选择。综合水处理器是根据水中普遍存在水质恶化等问题的利用技术,用于冷冻、冷却、采暖、给水、地下水、工业用水等防垢除垢、防腐除锈、杀菌灭藻超净过滤,设计原则根据设备安装点的应用系统的管径选型。设备处理水量作为参考。根据系统的水质要求及过滤精度来选配控制类型。设备的安装必须考虑设备本体配电箱的位置、注意分清进口方位(左进右出、右进左出),全自动型应考虑控制柜的放置空间。
综合水处理器是根据水中普遍存在的结垢、腐蚀、菌藻以及水质恶化等问题,将“射频水处理器”和“黄锈水过滤器”完美结合,利用航空航天领域差转屏蔽与多点阵列组合技术解决不同频谱间相互干扰,利用机械墙挡式过滤、多级活性铁质滤膜杂质着床及电晕场静电吸附效应三重复合过滤体系超净过滤。具有防垢除垢、防腐除锈、杀菌灭藻、超净过滤的综合处理功能。同时根据工况和客户需要,可以生产全自动智能型综合水处理器。
防垢除垢:系统水经加热生温后形成水垢,其主要组成成份是由硬度构成物质:Ca2+、Mg2+、Si2+、Fe3+及悬浮物、沉淀物组成,即在实际运行工况下各种水系统形成的水垢,均为复合垢。全程处理器利用主机产生一定频率的交变电磁场,直接作用于被处理介质—水,使水中阴阳离子间的运动速度降低,碰撞结合成垢的概率大大减小,从而达到控制硬度垢的目的;
杀菌灭藻:水体中菌藻生存、繁殖需要一定的环境,多项全程综合处理器通过其净化过滤的功能,将水中的悬浮物、杂质、部分微生物、腐殖质,浓缩后排污,能有效降低水质浊度及BOD,使菌藻赖以生存的环境恶化,同时利用特定频率的高频电磁波穿透水中菌藻的细胞壁,直接破坏细菌生存繁殖的酶系统,从而阻止细菌吸收葡萄糖,停止其新陈代谢,达到杀菌、灭藻的目的。
防腐除锈:当水体接受电磁能量的作用后,多个水分子包容在水中的氧分子周围,使溶解氧转化为惰性氧,切断了产生金属锈蚀所需氧的来源。同时利用趋附效应在管壁上聚集了大量的负电荷,水内部则聚集了过剩的正电荷,水中的大量正电荷,强烈排斥带正电的铁离子,阻止Fe失去电子变为Fe2+从金属管壁脱离进入水中,同时管壁上过剩的负电子也不断吸引带正电的Fe2+,使管壁上的黄锈(Fe2O3)转化成具有极强耐腐蚀能力的黑色磁性氧化铁(Fe3O4),从而破坏管路中的电化学反应,达到防腐除锈的效果。
安装形式及位置:
1) 总管原则:“全程综合水处理器”应安装在进水总管道上,过滤吸附杂质。即控制进水品质。
2) 独立原则:“全程综合水处理器”原则上每个独立系统应分别安装。如:冷冻、冷却循环水系统,应分别安装在回水或供水总管道上。
3) 设备应安装在用水系统的最低处或回水管道(循环系统)。被安装系统的运行压力应大于0.25MPa,以满足排污的需要。
4) 应以旁通形式安装,以便排污及维修。
安装使用
1、设备主体顶端与旁通管或构筑物间的距离应大于400mm
2、设备主体最大外径距墙体距离应大于400mm。
3、设备安装形式应为旁通式安装,以满足不停机状态下检修设备和反冲洗滤体。
4、禁止在无水状态下长时间开启设备。
5、设备操作须知:
1) 排污:当进、出水口压差达到0.02~0.03MPa时,就应进行反冲洗排污。当水质差或新系统初次使用时,每3小时反冲洗1次。正常运行后,反冲洗视水质情况而定。
2) 反洗:打开主干阀、排污阀,关闭设备进水阀,最后关闭220V电源,水流反冲洗滤体,可复活滤体。反洗时间视水质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10~30秒。
3) 对于污染严重的系统,应采用气、水混合反冲洗复活滤体。当进口压力小于0.25MPa 时,应单独设置排污泵,增大反洗力度,减少排污量。
4) 复活滤体后工作状况:进出水口压差恢复到原压差值。
5) 返回工作状态,首先接通220V电源,关闭排污阀;再打开进水阀,关闭主干阀。
?